【招聘事由】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是科技部2017年11月批准组建的六个国家研究中心之一,依托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在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建十余年的基础上组建。2018年3月,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建设运行实施方案通过专家论证。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神经环路与脑认知研究部为适应神经科学的快速发展,高薪诚聘国内外优秀的博士后和研究部多位优秀的PI一起工作和成长。依据应聘者的工作和科研经验评选进入微尺度国家研究中心优秀博士后计划,入选者根据水平提供工作期间24-52万年薪,并在聘期结束时根据科研产出具有转为固定教职的机会。
【研究部简介】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神经环路与脑认知研究部以脑认知功能的神经基础为核心,解决脑认知微尺度神经结构功能原理,以及相关脑认知疾病发病机制和诊断干预手段的系列重大基础科学问题。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神经环路与脑认知研究部的研究队伍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国家“杰青”/万人计划1名,长江学者2名等19位独立PI。近年来在Cell、Nat Cell Biol、PNAS、Biol Psych.、Nat Com.等杂志上发表一系列高水平论文,形成了一支在神经科学前沿进行创新性研究的精悍的学术队伍。
【待遇薪酬与要求】
1、薪酬按照应聘者既往研究能力提供相应税前年薪(24-52万),并且提供年薪外各类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学校根据条件提供周转房、根据学校政策子女可在科大幼儿园、附小、附中就学。
2、提供优质的实验条件和充足的科研经费。
3、具有神经生理学、生物物理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信息学、结构生物学、动物行为学、神经心理学、神经影像学、临床神经病学、光遗传学、光学成像等博士学位,对于应聘者的研究兴趣以及研究经验请参考各位PI的具体要求。
4、近三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高影响杂志发表论文至少一篇,具体学术标准由研究部组织专家评审
5、具有独立英文写作能力。
6、为人诚信,工作踏实,积极主动,有合作精神。
【PI简介与联系方式(字母顺序)】
毕国强:
教授、博导、新创讲席教授、杰青、长江学者
研究方向:突触超微结构、突触可塑性、全脑环路解析、光学与电子显微成像新技术
博后需求方向:神经生理学、生物物理学、电子显微学、光学工程、大数据处理、类脑智能、计算神经科学
Tel: 0551-63602466
E-mail: gqbi@ustc.edu.cn
网页:http://neurophysics.ustc.edu.cn
陈林:
教授、博导
研究方向:听觉认知加工、听觉系统功能障碍、听觉事件相关电位分析、耳鸣的神经机制、听觉电生理
博后需求方向:耳鸣的神经机制、听觉事件相关电位分析、听觉认知加工
Tel: 0551-63607623
Email: linchen@ustc.edu.cn
网页:http://www.researcherid.com/rid/N-8327-2013
胡兵:
教授、博导,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生命科学实验中心主任
研究方向:斑马鱼、神经损伤、再生、髓鞘再建、生物节律、在位活体成像
博后需求方向:在位成像及单细胞谱学,髓鞘发育与再建成像。
Tel: 0551-63602489
E-mail: bhu@ustc.edu.cn
网页:https://biox.ustc.edu.cn/2014/0423/c692a340121/page.htm
刘北明:
教授、博导
研究方向:神经环路、学习记忆、应激及相关疾病
博后需求方向:神经生理学、 行为药理学、光遗传学、神经环路解析
Tel: 0551-63606046
E-mail: plau@ustc.edu.cn
网页:http://neurophysics.ustc.edu.cn
刘强:
教授、博导,优青
研究方向:表观遗传、非编码RNA、学习记忆、神经退行性疾病、代谢调控
博后需求方向:表观遗传、非编码RNA、学习记忆、神经退行性疾病、代谢调控、细胞、生化分子、生物信息学、基因编辑
Tel: 0551-63601179
E-mail: liuq2012@ustc.edu.cn
网页: https://biox.ustc.edu.cn/2014/1105/c692a340157/page.htm
申勇:
教授、博导,长江学者
研究方向:阿尔兹海默病、脑小血管疾病等认知障碍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临床队列与早期诊断标记物研究以及药物治疗的转化研究
博后需求方向:分子细胞生物学、神经电生理技术、分子免疫学、神经病理学与临床神经病学等相关方向。
Tel:0551-63606732
E-mail: yongshen@ustc.edu.cn
宋晓元:
教授、博导
研究方向:三维基因组、长链非编码RNA、三维基因转录调控、脑衰老
博后需求方向: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生物信息学
Tel: 0551-63607752
E-mail: songxy5@ustc.edu.cn
网页: https://biox.ustc.edu.cn/2013/0104/c692a340186/page.htm
唐爱辉:
教授、博导
研究方向:突触传递和可塑性、突触纳米结构与功能、病理过程的微观结构机理、超高分辨成像。
博后需求方向:突触可塑性、显微成像、细胞生物学、动物疾病模型、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基因编辑
Tel: 0551-63601074
E-mail: tangah@ustc.edu.cn
网页: https://biox.ustc.edu.cn/2018/0308/c692a340181/page.htm
汪香婷:
教授、博导
研究方向:非编码RNA在神经系统发育和人类疾病中的功能和分子机理
博后需求方向:非编码RNA、转录调控、发育、遗传、干细胞、生化分子、生物信息学、基因编辑
Tel: 0551-6360080
E-mail: wangxt11@ustc.edu.cn
网页: http://wangxt-lab.ustc.edu.cn
ORCID: http://orcid.org/0000-0003-2106-3425
王朝:
教授、博导
研究方向:神经结构生物学、支架蛋白、蛋白间相互作用
博后需求方向:分子神经生物学、生物化学、结构生物学、细胞生物学
Tel: 0551-63603495
E-mail: cwangust@ustc.edu.cn
网页: https://biox.ustc.edu.cn/2016/0420/c692a341430/page.htm
温泉:
教授、博导
研究方向:
1)小型动物(秀丽线虫和幼年斑马鱼)感觉运动转换的神经环路机制和计算建模;
2)计算神经生物学和机器学习;
3)发展和完善监测和操纵小型动物行为和神经环路的光学技术;
博后需求方向:
1)发展新型光学成像技术研究自由行为下全脑活动图谱;
2)发展机器学习算法研究脑活动和动物行为;
3) 发展系统动力学理论,借鉴理论物理手段和方法,结合实验数据,构建运动控制的理论模型;
4)分子生物学、基因编辑
Tel: 0551-63607478
Email: qwen@ustc.edu.cn
熊伟:
教授、博导,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成员
研究方向:
1)神经化学:单细胞质谱,活体物质释放原位质谱检测,组织物质质谱成像等相关技术;
2)神经生物学:神经环路,离子通道,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等研究
博后需求方向:生物信息学、基因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质谱分析、分子生物学、离体及在体电生理等
Tel: 0551-63601736
E-mail: wxiong@ustc.edu.cn
网页: https://biox.ustc.edu.cn/2014/0224/c699a11056/page.htm
薛天:
教授、博导,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执行部长,生命科学学院执行院长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神经环路与脑认知部”主任
研究方向:感知觉神经生物学的神经生理与环路、信号转导(Nature 2012 通讯作者);基于干细胞与基因编辑的视觉再生修复(Cell 2018 通讯作者)。
博后需求方向:神经生理与神经环路、分子细胞、神经发育与干细胞、生物信息(特别是单细胞组学)、动物行为学、以及对脑科学有兴趣的任何理科工科博士
Tel: 0551-63600967
E-mail: xuetian@ustc.edu.cn
网页:http://www.xuelab.ustc.edu.cn/
杨昱鹏:
教授、博导
研究方向:电生理、光学成像、视觉系统、神经可塑性。
博后需求方向:在体电生理、光学成像、动物行为学、生物信息学
Tel: 0551-63602593
E-mail: yangyp@ustc.edu.cn
网页:https://biox.ustc.edu.cn/2010/0626/c692a340138/page.htm
张效初:
教授、博导
研究计划:(成瘾、爱情中)渴求的神经机制、成瘾与决策的关系的神经机制、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发展及应用
博后需求方向:神经影像学(磁共振、脑电)、BME(信号处理、仪器制作)、神经心理学
Tel: 0551-63607295
E-mail: zxcustc@ustc.edu.cn
网页: http://staff.ustc.edu.cn/~zxcustc/
张智:
教授、博导
研究计划:慢性疼痛、情绪相关疾病(抑郁症、焦虑、强迫症)、动物的TMS和ECT等模型建立。
博后需求方向:分子生物学、在体电生理(多通道记录等)、胶质细胞、磁共振影像学、TMS/ECT
Tel: 0551-63602715
E-mail: zhizhang@ustc.edu.cn
网页: https://biox.ustc.edu.cn/2012/1105/c692a340192/page.htm
周江宁:
教授、博导
研究方向:抑郁症、阿尔兹海默病、神经环路 行为学、光遗传
博后需求方向:在体双光子成像;在体电生理;单细胞基因组分析;生物信息学;神经病理
Tel: 0551-63607658
E-mail: jnzhou@ustc.edu.cn
网页: https://biox.ustc.edu.cn/2010/0917/c692a340133/page.htm
周逸峰:
教授、博导
研究计划:视觉信息处理的神经机制、视觉系统衰老的神经机制、弱视形成的神经机制。
博后需求方向:视觉神经生物学、生物信息处理、眼科学、电生理学、心理物理学、功能磁共振成像
Tel: 0551-63601436
E-mail: zhouy@ustc.edu.cn
网页: https://vision.ust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