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国际遗传工程的机器设计竞赛日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落幕,中国科大代表队在初赛中脱颖而出,与巴黎代表队、北京大学代表队、斯洛文尼亚代表队、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代表队、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代表队等5支队伍进入决赛,并获得“最佳基础技术奖”。
来自生命科学学院系统生物学系、合肥微尺度科学国家实验室和化学物理系的4位研究生和3位本科生,在刘海燕教授、吴家睿教授和侯中怀教授的指导下,以“细菌内可扩展逻辑电路(Extensible Logic Circuit in Bacteria)”为题,探讨了如何在大肠杆菌中实现复杂的逻辑运算的方法。他们提出以人工高特异性阻遏蛋白为传递信号的“导线”,利用DNA和蛋白相互作用的特性制作“逻辑门”,进而组装生物逻辑电路的新思路。他们主要利用暑假时间,在实验室中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和实验工作,通过努力与协作,克服种种困难,初步实现了这一设想。新的生物逻辑元件仅有20到70纳米长,2.0纳米宽,接近甚至小于目前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中的晶体管的尺寸,并且可以在细胞内级联工作。这一工作受到评委和与会人士的高度评价,被认为是是本次比赛中对于合成生物学基础技术做出的最为重要的贡献,并因此获得了本次竞赛单项奖中“含金量”最高的“最佳基础技术奖”。学生工作部(处)、校团委对同学们的工作提供了支持。
国际遗传工程的机器设计竞赛(International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hine Competition,iGEM)始于2003年,每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主办,是合成生物学(Synthetic Biology)领域的国际性学术竞赛。合成生物学试图重设计现有的天然的生物系统,或是设计和构建人工生物组件和系统,其目的在于通过了解天然生物体系的运作机理来创造全新的生物体系。iGEM期望通过竞赛的形式,回答合成生物学中的核心问题——能否在活细胞中使用可互换的标准化组件构建简单的生物系统,并且加以操纵。每支队伍尝试使用标准化后的生物模块元件库,利用标准化的基因工程方法,以特定目的拼装人工生物系统,并进行操纵和测量。
今年是中国地区第一次参与这一赛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台湾阳明医学院和来自世界各地的54支队伍汇集美国波士顿,展开了角逐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