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副院长白春礼、科技部副部长程津培、安徽省副省长田唯谦出席了2日上午的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理事会理事长朱清时致欢迎辞,科技部基础司副司长叶玉江介绍了论证会的议程和要求。校领导许武、程艺、侯建国、王东进,实验室主任唐叔贤院士,中科院院士施蕴渝,校秘书长汪克强以及中科院、教育部、科技部、安徽省科技厅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朱清时在讲话中对各位专家和领导莅临科大指导工作表示欢迎。他说,国家实验室是国家在基础研究方面实施的一个重要战略性步骤。过去20年,国家经济腾飞,科学技术发展却相对滞后,为此,在科技部的领导下,科技工作者积极探索有效方式,努力追赶国际科技前沿。建立国家实验室这个大平台,是国家主导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的一件大事。国家将第一批大平台建设的任务交给科大,是我们科大人的光荣,学校将全方位支持国家实验室的建设,并有信心把它建设好。
安徽省副省长田唯谦指出,当今世界,科技引领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中国处于民族振兴的关键时期,国家启动实施国家实验室建设,对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科技实力有着不可估量的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国科大有幸成为首批被批准筹建的单位,这是安徽的骄傲。安徽省将一如既往地做好有关服务工作,力所能及地支持国家实验室筹建工作。他表示,此次论证会一定会使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的筹建方案更完善,筹建工作更顺利,建设工作更快捷,实验室一定会创造出更多的一流成果。
中科院副院长白春礼在讲话中强调,筹建国家实验室对进一步凝练目标、集成资源、理顺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科院一直关心和支持科大的发展及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的筹建工作。前不久,中科院、教育部、安徽省三方在北京续签共建科大协议,决定继续支持中国科大创办一流研究型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应纳入三方继续支持的领域。他表示,中科院将继续支持科大建设发展,尽可能地为科大发展创造条件。他希望实验室通过此次论证会,能吸收各位专家的意见,修改好建设计划任务书,努力把国家实验室办成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基地和优秀人才的培养基地及对外交流的窗口,不断促进科大的持续发展。
科技部副部长程津培首先简要回顾和分析了国家实验室筹建的历程及类型,他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对科技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大,创新能力、基础条件发生很大变化,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科技资源包括政府投入还相对不足,科技的创新能力、技术贮备和源泉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基于国家科技资源投入有限的中国国情,我们必须集中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重点建设国家最需要发展的重大领域,争取在较短时间,改变我国创新能力不足的状况,并在机制上走出一条创新之路,为社会发展提供支撑,发挥引领作用。他说,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是在高校中筹建的,由中国科大独立承担的,并对物理、材料、生物、化学等实行大跨度学科联合方式组建的国家实验室。在组织工作、研究工作、设备共享共用等方面,实验室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其中的经验可为其他建设单位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可能是今后相当一部分国家实验室的一个方向。他指出,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的建设,可成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技术研究及工艺性研究的重要的体量较大的基地,对基础性、前瞻性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论证会期间,专家组认真听取了实验室主任唐叔贤院士关于对实验室定位、管理及运行的总体指导思想的汇报,听取了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侯建国院士关于实验室筹备进展和建设计划任务的报告,听取了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代表依托单位所做的报告,考察了实验室的研究工作与基础建设情况,并与实验室骨干人员进行了座谈。
专家组认为,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的定位明确,从“交叉融合”到“系统集成”两阶段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明确,相关研究部设置科学,建设计划合理可行,并建议有关领导部门尽快批准启动。
同时,专家组在实验室的定位、发展目标、运行机制、管理模式、人才流动等方面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
在论证会闭幕式上,中科院基础科学局副局长黄勇、教育部科技司基础研究处处长李渝红、科技部基础局基地建设处处长张延东发表了简短讲话。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