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页
中心概况
中心介绍
机构设置
中心领导
人事机构
历史沿革
联系我们
新闻动态
中心新闻
图片新闻
媒体关注
中心简报
科技简讯
研究体系
光与冷原子物理研究部
单分子物理与化学研究部
低维物理与化学研究部
纳米材料与化学研究部
纳米催化与能量转化研究部
分子与细胞生物物理研究部
神经环路与脑认知研究部
分子医学研究部
Bio-X交叉科学研究部
理论与计算科学研究部
尖端测量仪器研究部
先进材料制备与微纳加工平台
综合表征与测试平台
高端研究平台
研究成果
研究进展
论文与专著
专利
获奖
研究队伍
两院院士
人才队伍
招聘信息
研究生园地
教学管理
园地风采
创新中心
文档下载
合作交流
学术交流
国际合作
招生就业
招生培养
就业信息
博导一览表
通知公告
公告通知
学术报告
文档下载
党建园地
新闻动态
中央精神
学校动态
理论学习
重要评论
组织架构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搜索结果
搜索结果
11
2016-01
【江淮晨报】中科大量子“梦之队”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江淮晨报2016年1月9日 http://epaper.hf365.com/jhcb/html/2016-01/09/node_240.htm
11
2016-01
【新华网】潘建伟团队成员陈宇翱亲述:量子纠缠到底“纠缠”个啥?
出品:中国科普博览 2016年1月8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揭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领衔的“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项目荣获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潘建伟院士...
11
2016-01
【文汇报】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迎来最年轻得主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4年后首次空缺 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迎来最年轻得主 ■授予“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授予“髓系白血病发...
11
2016-01
【鹤壁日报】“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项目获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举行 “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项目获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据新华社北京1月8日电 记者 杨维汉 吴晶晶)中共中央、国务院8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
11
2016-01
【渤海早报】“梦之队”获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70后”院士“80后”教授“玩转”量子 “梦之队”获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据新华社北京1月8日电 一支由中国科技大学的“70后”院士、...
11
2016-01
【人民网】"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获2015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人民网上海1月8日电 (王文娟)1月8日,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项目获得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自然科学奖作...
11
2016-01
【中青在线】潘建伟团队打开量子世界大门
中青在线北京1月8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王磊)今天,代表中国自然科学领域最高奖项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在万众期待中揭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彭承志、陈宇翱、陆朝...
11
2016-01
【中青在线】中国自然科学一等奖迎来45岁最年轻得主
今天,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2015年度国家科技奖“大榜”随之揭晓,备受瞩目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颁给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领衔的“...
11
2016-01
【CCTV-新闻联播】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http://202.38.70.145/movieurl.asp?movieurlid=700462 CCTV-新闻联播2016年1月8日
08
2016-01
中国科大揭示一种新型的脊椎动物穿孔蛋白的作用机制
2015年12月28日,中国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周丛照和陈宇星教授研究组与清华大学王宏伟教授研究组合作揭示了第一个脊椎动物aerolysin类穿孔蛋白的受体识别模式和穿孔机制。相关...
08
2016-01
中国科大揭示一种新型的脊椎动物穿孔蛋白的作用机制
2015年12月28日,中国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周丛照和陈宇星教授研究组与清华大学王宏伟教授研究组合作揭示了第一个脊椎动物aerolysin类穿孔蛋白的受体识别模式和穿孔机制。相关...
08
2016-01
2015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召开 我室再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1月8日上午,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出席大会并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
08
2016-01
【新华网】中国科学家研制新型催化剂 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燃料
新华社合肥1月7日电(记者詹婷婷)在全球面临气候变化巨大挑战的今天,如何更有效地去除温室气体,是科学界的探索方向之一。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中科大合肥微尺度物...
08
2016-01
【光明日报】我科学家发现“氧气起源”新机制
科技前沿·早期地球上的氧气如何产生 本报合肥1月6日电(记者李陈续 通讯员杨保国)在无生命迹象的地球早期,存在少量氧气,即稳定的基态氧分子。显然这些氧气不可能是通过现...
08
2016-01
【科技日报】新型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
■最新发现与创新 科技日报北京1月7日电 (记者王怡)中国科技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谢毅、孙永福及其研究团队,近日找到一种新的电极催化剂,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
首页
上一页
1
2
...
735
736
737
738
739
740
741
...
1136
1137
下一页
尾页
电话:+86-551-63606123,63607614 传真:+86-551-63606266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96号
Copyright 2003 - 2018 www.hfnl.ustc.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皖ICP备05002528号 网站访问统计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浏览旧版
|
科大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