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页
中心概况
中心介绍
机构设置
中心领导
人事机构
历史沿革
联系我们
新闻动态
中心新闻
图片新闻
媒体关注
中心简报
科技简讯
研究体系
光与冷原子物理研究部
单分子物理与化学研究部
低维物理与化学研究部
纳米材料与化学研究部
纳米催化与能量转化研究部
分子与细胞生物物理研究部
神经环路与脑认知研究部
分子医学研究部
Bio-X交叉科学研究部
理论与计算科学研究部
尖端测量仪器研究部
先进材料制备与微纳加工平台
综合表征与测试平台
高端研究平台
研究成果
研究进展
论文与专著
专利
获奖
研究队伍
两院院士
人才队伍
招聘信息
研究生园地
教学管理
园地风采
创新中心
文档下载
合作交流
学术交流
国际合作
招生就业
招生培养
就业信息
博导一览表
通知公告
公告通知
学术报告
文档下载
党建园地
新闻动态
中央精神
学校动态
理论学习
重要评论
组织架构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搜索结果
搜索结果
26
2019-03
龚流柱
研究低维体系的自旋、轨道、电荷以及晶格等多自由度的基本物理规律以及衍生出的超导、强关联以及拓扑等重大科学问题,探索低维体系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微观机理,以及在低维空间中化学合成、活化和解离等的调控机制。
03
2019-01
聘期制“博士后研究员”岗位招聘指南
招聘简介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微尺度国家研究中心)是科技部2017年11月批准组建的六个国家研究中心之一,依托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在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
10
2025-07
中国科大突破性实现小鼠全身"高清全景成像", 绘制周围神经亚细胞级图谱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和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毕国强、刘北明教授联合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团队,在大尺度生物组织三...
10
2025-07
中国科大突破性实现小鼠全身"高清全景成像", 绘制周围神经亚细胞级图谱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和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毕国强、刘北明教授联合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团队,在大尺度生物组织三...
09
2025-07
【中国科学报】考古成果揭示蟠螭镜中的“文景之治”
作为青铜时代晚期最重要的手工业之一,铸镜业为探究该时期的政治生态、经济结构和产业组织提供了特殊视角。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科技考古实验室长期关注青铜时代晚期铸镜业的演...
09
2025-07
【安徽经济网】“全球英才合肥行”首场活动迎来中国科大全球校友
“这里变化太大了!”“满满的科技感!”“生活工作都舒心!”……一句句赞叹,来自一群特殊的“归家人”——中国科大的校友们。7月6日至7日,作为“全球英才合肥行”的首场主题活动,“中国科大校友合肥行”成...
09
2025-07
【中安在线】中国科大实现多模量子纠缠态的耗散制备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记者7月8日从中国科大获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旋磁共振实验室林毅恒教授团队与香港中文大学袁海东教授团队合作,利用离子阱系统的振动模式,在实验中演示可...
09
2025-07
【中安在线】中国科大考古成果揭示蟠螭镜中的“文景之治”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作为青铜时代晚期最重要的手工业之一,铸镜业为探究该时期的政治生态、经济结构和产业组织提供了特殊视角。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科技考古实验室长...
09
2025-07
【文汇报】科学大家心中的“未来”是什么
未来20年最具颠覆性的科技变革是什么?未来50年最具突破潜力的科学方向是什么?未来的科学家应具备怎样的能力和潜质?昨天,位于上海北外滩的世界会客厅迎来了“未来科学大奖十周年庆典·科学峰会...
08
2025-07
【中国新闻网】考古成果揭示蟠螭镜中的“文景之治”
中新网合肥7月7日电 作为青铜时代晚期最重要的手工业之一,铸镜业为探究该时期的政治生态、经济结构和产业组织提供了特殊视角。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科技考古实验室范安川...
08
2025-07
【中新皖事】为一张“纸”,中国科大师生走遍九州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这座以尖端科技闻名世界的理工殿堂里,教室的灯光下,展厅的展柜旁,乃至精密仪器林立的实验室中,一群风尘仆仆却又目光炯炯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他...
08
2025-07
【大公文匯網】「全球英才合肥行」啟幕 中國科大全球校友齊聚科創名城
「全球英才合肥行」的首場主題活動「中國科大校友合肥行」舉辦。(合肥市委宣傳部供圖)「這裏變化太大了!」「滿滿的科技感!」「生活工作都舒心!」……7月6日至7日,「全球英才合肥行」的首場...
08
2025-07
非线性光学技术在分子互作与组织成像中的创新应用
报告摘要: 在分子互作领域,基于瞬态吸收的无标记微尺度热泳(MST)技术被提出:利用深紫外泵浦光激发蛋白质的紫外吸收特性,通过瞬态吸收信号定量分析温度梯度下分子热泳迁移行为,规避传...
08
2025-07
【科学网】浮游植物活动与海冰消融促进北冰洋有毒汞释放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谢周清、特任副研究员乐凡阁团队基于北冰洋现场观测,揭示了浮游植物活动以及海冰融化引发的局部对流对夏季北冰洋汞排放及其时空变化的关键调控作用。7月2日,相关成...
08
2025-07
分析新型半导体的强大工具——全自动机器人高速检测材料关键特性
新技术通过分析新型半导体光电导性,有望加速更高效太阳能电池板的开发。图片来源:MIT官网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团队开发出一种全自动机器人系统,可大幅加快对新型半导体材料的性能分析和测...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
1146
1147
下一页
尾页
电话:+86-551-63606123,63607614 传真:+86-551-63606266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96号
Copyright 2003 - 2018 www.hfnl.ustc.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皖ICP备05002528号 网站访问统计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浏览旧版
|
科大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