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 | 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技术研究小尺寸催化材料“构效关系” |
报告人 | 司锐 工程师 |
报告人单位 | 深圳综合粒子设施研究院 |
报告时间 | 2024-11-13 09:30:00 |
报告地点 | 物质科研B楼B0804会议室 |
主办单位 |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 |
报告介绍 | 报告摘要: 同步辐射光源所产生的X射线具有高通量、小光斑、宽能区、波长连续可调等优势,为催化材料“构效关系”研究提供了优越的表征平台。其中,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学(XAFS)方法不仅具有元素敏感特性,而且还可以通过谱图解析获取样品中活性金属的电子结构、原子近邻结构等关键信息。因此,利用同步辐射原位XAFS技术,可指认催化剂反应活性中心、确定催化反应机理路径。报告人依托上海光源XAFS线站,与国内相关课题组密切合作,聚焦原位XAFS实验技术重点研究了具有小尺寸(单原子、亚纳米团簇等)贵金属(Au、Pt、Rh)、过渡金属(Fe、Co、Cu)、主族金属(Bi)和双金属(CuPd、FeRu、CoMn)催化体系。此外,报告人还将介绍深圳同步辐射光源相关情况,以及以实验室液态靶光源为基础的多功能X射线装置研制进展。 关键词: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学、原位表征、小尺寸催化材料、构效关系 参考文献 [1] Hao YC, Guo Y, Chen LW, Shu M, Wang XY, Bu TA, Gao WY, Zhang N, Su X, Feng X, Zhou JW, Wang B, Hu CW, Yin AX*, Si R*, Zhang YW*, Yan CH*, Promoting Nitrogen Electroreduction to Ammonia with Bismuth Nanocrystals and Potassium Cations in Water, Nat. Catal., 2019, 2: 448-456. [2] Nan B, Fu Q, Yu J, Shu M, Zhou LL, Li JY, Wang WW, Jia CJ*, Ma C*, Chen JX, Li LN, Si R*, Unique structure of active platinum-bismuth site for oxidation of carbon monoxide, Nat. Commun., 2021, 12: 3342. [3] Fu XP, Guo LW, Wang WW, Ma C, Jia CJ*, Wu K, Si R*, Sun LD, Yan CH*, Direct Identification of Active Surface Species for the Water−Gas Shift Reaction on A Gold−Ceria Catalyst, J. Am. Chem. Soc., 2019, 141: 4613-4623. 报告人简介: 司锐,男,1979年生,深圳综合粒子设施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14年择优),广东省“珠江人才”领军人才(2021年度)。1997~2001年、2001~2006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并获得理学学士学位、理学博士学位,2006~2012年分别在美国Tufts大学、Brookhaven国家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2013年回国后先后入职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所、上海高等研究院,在上海同步辐射光源从事催化材料原位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学(XAFS)表征技术研究,曾担任上海光源线站工程(二期)中石化分总体负责人、衍射/散射分总体副负责人之职。2020年入职中山大学材料学院,并在深圳综合粒子设施研究院担任同步辐射光源经理部副总经理。2024年全职加入深圳综合粒子设施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