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摘要:
近年来,高次谐波产生技术(HHG)的不断进步,极大地拓展了超短激光脉冲的应用,使得在原子、分子体系内捕捉电子的运动,以及研究复杂液相环境中的超快物理、化学和生物反应过程变成现实。报告人将高次谐波技术,液体微束技术,磁瓶式光电子谱仪技术等有机结合,成功构建了时间分辨光电子能谱实验平台,并开展了涵盖原子、分子、液体水、水溶液以及常温液相分子等多学科体系的超快激发态动力学实验研究。本报告将重点介绍结合超短极紫外激光脉冲(XUV),紫外激光(UV)和近红外激光(NIR)与气体、液体相互作用,分别在气体内壳层光电离诱导的级联俄歇(Auger)退激过程,激发态液体水的分子间库伦衰变(ICD)以及液相生物分子的光保护机制等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
报告人简介:
于2013年获得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之后在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東原子分子光学研究组任博士后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副研究员。2018年3月至2024年2月,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化学生物系先后任博士后研究员和资深研究员。自2024年3月起,加入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任特聘研究员。主要研究兴趣为:时间分辨的俄歇退激动力学;Fano共振相干控制和时域测量;小分子核波包相干动力学;液体水的电子态结构及超快过程等。在Nature Chemistry、Phys. Rev. Lett.、Science Advances.、Chemical Science.、J. Phys. Chem. Lett.等杂志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