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 学术报告

SrMnSb2单晶生长和磁性研究

来源: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
报告题目   SrMnSb2单晶生长和磁性研究
报告人   刘勇 研究员
报告人单位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东莞分部
报告时间   2019-06-06 16:00:00
报告地点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九楼会议室(9004)
主办单位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
报告介绍

报告摘要:

  形如AMnPn2(A= Ca, Sr, Ba, Yb, Eu; Pn = Bi, Sb)的锰基112化合物被认为有可能实现Weyl半金属态,关键是如何在这类化合物中引入铁磁性。非化学计量比的Sr1−yMn1−zSb2(y, z< 0.1)单晶观察到的铁磁性[1]存在争议。为了研究SrMnSb2单晶的本征磁性,我们在不同条件下生长了SrMnSb2单晶,并进行了磁性、输运、微结构、中子衍射等研究。粉末中子衍射在300<T<580K的温度区间没有观察到铁磁相变。单晶衍射证实了T<295 K时样品具有C型反铁磁结构,在高温观察到了强的二维反铁磁关联。对de Haas–van Alphen (dHvA)效应和Shubnikov-de Haas effect (SdH)效应的分析表明,量子振荡的频率在表现出大的饱和磁矩和弱的铁磁性样品之间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而高温磁化率测量表明,表面退化或者氧化的样品在T~ 570k时形成一个强峰。我们的微结构测量证实表现出强的铁磁性的样品表面有一层氧化层,令人惊讶的是这种样品的磁性增强。通过上述测量分析,我们认为SrMnSb2单晶的铁磁性只能是来自于很微弱的铁磁杂相。在此基础之上,我们进一步研究K掺杂的SrMnSb2单晶,并研究其量子振荡在调控载流子(空穴掺杂)后的变化行为[3]。

参考文献

[1]J. Y. Liu et al., Nat. Mater. 16, 905 (2017).

[2]Yong Liuet al., Phys. Rev. B 99, 054435 (2019).

[3]Yong Liuet al., submit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