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2月19日凌晨,国际知名学术刊物《自然》杂志公布了2017年度十大科学人物,中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上榜,并以《量子之父》为题对他进行了报道了。该杂志说,潘建伟帮助中国走在了长距离超安全量子通信的最前沿。 “量子之父”当之无愧
《自然》杂志是全球科学界公认的权威刊物。在这份榜单上,“入选人士都是过去一年里在全球科学界最具影响力或者说具重要性的人物。”《自然》新闻特写代理主编布伦丹·马赫表示,《自然》杂志选出的十大科学人物,从量子通信到基因组编辑,这些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在2017年的科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而他们将继续影响科学。
《自然》杂志为每一位入选者做了一篇新闻特写,其中以《量子之父》(FATHER OF QUANTUM)为题报道了潘建伟,开头这样写道:“在中国,有人称他为‘量子之父’。对于这一称呼,潘建伟当之无愧。在他的带领下,中国成为远距离量子通信技术的领导者。”
此次《自然》杂志的文章提到,潘建伟团队在量子互联网方面已遥遥领先。量子互联网是由卫星和地面设备组成的网络,可实现在全球共享量子信息,这将使牢不可破的全球信息加密成为可能。就目前而言,潘建伟团队计划发射第二颗卫星,并将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开展一项新的太空量子实验。该杂志还援引美国马里兰大学的量子物理学家Christopher Monroe的评价称:潘建伟的过人之处在于能找到关键问题且敢于冒险,“拥有他是中国之幸” 。
“继续努力前行,不负众望”
“感谢新时代,感谢伟大的祖国。”潘建伟通过新华社发表感言说,“吾辈当继续努力前行,不负众望!”
今年6月,潘建伟领衔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团队实现了“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打破了此前国际上保持多年的“百公里级”纪录,相关成果发表在《科学》杂志上。时隔一个多月,这支团队又在国际上第一次成功实现了“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通信,相关成果在线发表在《自然》杂志上。至此,潘建伟团队已提前完成预先设定的“墨子号”三大科学目标。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当时评价道,“墨子号”系列成果赢得了巨大国际声誉,标志着我国量子通信领域的研究在国际上达到“全面领先”的优势地位。国际量子物理学泰斗、奥地利科学院院长安东·蔡林格评价说,中国在量子保密通信领域的成就“定会让爱因斯坦感到惊讶”。
入选十大人物的科学家还包括:美国布罗德研究所的华人科学家刘如谦,欧洲“处女座”引力波探测器合作组织天文学家马里卡·布兰凯西、中东同步加速器实验室物理学家哈立德·图坎、墨西哥地震学家维克托·克鲁斯-阿蒂恩萨、澳大利亚遗传学家珍妮弗·伯恩等人。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蒋瑜香
http://epaper.hf365.com/hfwb/html/2017-12/20/content_3608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