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关注

【合肥日报】中国科大教授陆朝阳获2017年度菲涅尔奖

时间:2017-06-25 05:31:00 来源:合肥日报|

成为第三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科学家

 

   本报讯  记者昨日从中国科大获悉,近日,欧洲物理学会宣布授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陆朝阳教授2017年度菲涅尔奖,以表彰其“在量子光源、量子隐形传态和光学量子计算方面的杰出贡献”。陆朝阳成为第三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科学家。

   菲涅尔奖以19世纪伟大的光学家菲涅尔命名,是欧洲物理学会设立的奖励量子电子学和量子光学领域35岁以下青年科学家的国际最高荣誉,每两年颁发一次,每次奖励基础和应用研究领域各一人。此前,2005年和2013年的菲涅尔奖分别颁发给了中国科大的潘建伟教授和陈宇翱教授。今年的颁奖仪式将于6月27日在德国慕尼黑召开的欧洲量子电子学与量子光学大会上举行。

   陆朝阳2004年从中国科大物理系毕业后加入潘建伟教授的研究组,开始了他在量子信息科学领域的科研历程。在读研究生期间,陆朝阳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了首次制备六光子纠缠等实验,成果入选两院院士评选的年度中国科技十大进展新闻。2008年,在潘建伟的提前布局和推荐下,陆朝阳进入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转向固态量子体系的研究,其间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单电子自旋的光学非破坏性测量。2011年初,陆朝阳回到中国科大,致力于发展可扩展的量子计算技术。

   作为潘建伟团队重要成员之一,陆朝阳在包括《自然》《科学》等在内的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他和同事完成的“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成果荣登英国物理学会评选的2015年度“国际物理学十大突破”榜首,高品质单光子源方面的成果入选美国光学学会评选的2016年度“国际光学重大进展”。2017年,他和同事在实现十光子纠缠的基础上,构建了用于玻色取样的多光子可编程量子计算原型机,在国际上首次演示了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能力。

   近年来,陆朝阳入选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记者 王宗媛)

 

   合肥日报2017年6月23日
   
http://epaper.hf365.com/hfrb/html/2017-06/23/content_308471.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