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关注

【信息时报】我国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卫星

时间:2016-08-18 07:20:19 来源:信息时报|
  据新华社电 8月16日1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这将使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构建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
  量子通信确保信息不可窃听
  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院士介绍,量子通信的安全性基于量子物理基本原理,单光子的不可分割性和量子态的不可复制性保证了信息的不可窃听和不可破解,从原理上确保身份认证、传输加密以及数字签名等的无条件安全,可从根本上、永久性解决信息安全问题。
  将进行超远距离通信试验
  昨日,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研制的空间高速相干激光通信载荷搭载量子卫星发射升空,将开展卫星与新疆、北京地面站之间的高速相干激光通信技术验证。这将是我国首次开展空间高速相干激光通信试验,标志着我国初步具备研制星间相干激光通信载荷的能力。
  量子卫星相干激光通信载荷指挥、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副所长陈卫标表示,相干探测激光通信,具有灵敏度高、白天可工作等技术优点,特别适用于空间超远距离(数万公里)卫星间的高速激光通信。相对第一代几十、数百兆/秒速率的直接探测激光通信技术,第二代空间相干激光通信技术速率可达数千兆/秒,乃至数万兆/秒,成为国内外星间数据中继的主流方案。
  量子卫星2011年12月立项,是中科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首批科学实验卫星之一。其主要科学目标一是进行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实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广域量子密钥网络实验,以期在空间量子通信实用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二是在空间尺度进行量子纠缠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实验,在空间尺度验证量子力学理论。
  本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中科院研制的稀薄大气科学实验卫星和西班牙科学实验小卫星。量子卫星发射入轨后将进行3个月左右的在轨测试,然后转入在轨运行阶段。

  信息时报2016年8月17日http://epaper.xxsb.com/showNews/2016-08-17/328608.html
  据介绍,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34次飞行。
 
  2016-08-17 信息时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