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关注

[安徽日报]施蕴渝:桃李满园春色好

时间:2008-10-13 02:22:00 来源:安徽日报|http://epaper.anhuinews.com/ahrb.aspx
  她在国内率先开展蛋白质结构与功能计算生物学研究,领导建立了完整的本科生与研究生的结构生物学教学体系,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专业人才——

  施蕴渝,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原院长,中科院院士,教育部生物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她领导建立了蛋白质核磁共振实验室,是多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负责人,先后荣获国家和中科院自然科学二、三等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被评为中科院“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淮“十大女杰”。

  施蕴渝教授是新中国培养起来的科学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她就是国内最早用二维核磁共振方法研究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人之一。她领导组织了中国科学院结构基因组研究项目,为我国在结构基因组的国际合作与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作出了贡献。

  作为教师,施蕴渝始终认为,教师的天职就是追求知识、追求真理。她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国内高校中,率先开展结构生物学与计算生物学教学,在国内完全空白的条件下,领导建立了完整的本科生与研究生的结构生物学教学体系。施蕴渝说,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目前生命科学学科原创性工作少的问题,在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面还需要加强基础教育和宏观生物学领域的教育。她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结构生物学和计算生物学领域的专业人才,为我国结构生物学的发展和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科大培养的学生在国内和国外都受欢迎。”施蕴渝认为,这与当年严济慈、华罗庚等一大批大师级的科学家到中科大来教授本科生有关,大师们不是讲一次两次课走走过场,而是非常认真地开一门或多门课耐心教学生。科大仍然保持这样的传统,基础课在教学中占很重要的地位。施蕴渝自己目前仍然坚持为本科生开一门课,坚持讲一学期,就是秉承科大历来重视基础教育的传统。

  在1998年至2003年施蕴渝任中科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期间,学院引进了一批优秀年轻人才,由2个博士点变为7个博士点,获得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成为了教育部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她本人还任教育部生物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等社会职务,是国家重大科技专项“863”、中国科学院重大行动计划项目的负责人,也是“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的负责人。20多年来,共计发表论文和著作120多篇,其中100多篇发表于国际SCI期刊,论文被国际重要综述性期刊引用与评论。(陈利)

  【人物感言】
  作为一个教育和科技工作者,要始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和科学研究工作,为祖国的科学发展多作贡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