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关注

[科学时报]杜江峰:科大给了我创新的土壤

时间:2008-09-17 02:21:00 来源:科学时报|http://www.sciencenet.cn/

  2003年,年仅34岁的杜江峰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地观测到了任意量子态的几何相,并将其实验报告《量子绝热定理中绝热条件有效性的实验研究》发表在美国《物理评论快报》上。《物理评论快报》审稿人对此成果大加赞赏,称这一实验“为今后实现高精度、低噪声、自容错的量子计算机指明了新的研究方向”。

  杜江峰16岁时被保送进科大,1990年毕业留校工作。现在已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教授。8年来,他发表了60多篇SCI论文,仅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就发表了5篇实验论文。

  当记者问他,为什么能有那么多成果时,杜江峰的回答很简单:“我很庆幸当初来了科大,科大给了我创新的土壤。”

  创新需要土壤

  2007年,杜江峰申请《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量子调控”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973)“基于核自旋量子调控的固态量子计算研究”获得通过,并成为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我自己也没有想到我能拿到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的首席。”杜江峰坦言。从1998年他开始致力于用核磁共振方法进行量子计算的实验研究工作,到成为首席科学家,仅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

  杜江峰说,量子计算技术是当前国际上量子信息科学领域的热点,然而,直到1998年,国内这个研究方向才有人开展实验研究,而杜江峰也就成为我国最早从事量子计算实验研究的科研工作者之一。

  “1998年,我们刚开始开展这项工作的时候,连实验条件都没有,也没有什么科研经费,但是学校给了我们很好的平台。”

  杜江峰回忆说,当时科大有两三台谱仪,能用的只有生物系的那台核磁共振谱仪,他们的实验必须借助这台仪器。在其他高校,跨系借用实验仪器可能是件很难的事情,可是在科大却不是问题。“生物系的谱仪是一个开放平台,他们不仅允许我们用这个仪器,而且鼓励我们好好用,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找他们,他们都会很耐心地讲解。”

  当时的杜江峰只是一名普通讲师,没有仪器,也没有什么科研经费,“我们的早期实验甚至没有花什么费用,购买第一个实验样品只花了66元钱”。

  第一个实验成功后,杜江峰向学校借了一部分经费,实验逐步走上了正轨。2001年,杜江峰申请到了国家自然基金委的面上项目“混合量子态纠缠现象”,对他来说,这个项目无疑是雪中送炭。2004年,他又申请到了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经典物理学与量子理论”。

  “如果不在科大,不知道我能不能走到今天。”杜江峰直言:“不是说学校应该满足每个科研人员的具体需求,它只要给我们提供一个平台,有了这个平台,我们可以自己创造创新条件。创新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光靠科研人员的创新精神不够,光靠别人搭建的平台也不够,而是需要将两者合二为一。在这点上,科大给了我们很好的创新土壤。”

  有了这些感受,杜江峰在带学生方面也有自己的体会:“我主要给他们提供一个学习的空间和实验条件,鼓励他们自己探索。如有不清楚的地方,我给他们解惑。另外,就是多给他们提供国内外学术交流的机会,我的每个研究生基本上都有参加国际会议的机会。”

  总希望不停前进

  一间十来平方米的小房间里,一个装得满满的书柜,一张办公桌,桌上放着各种文件资料,显得有些凌乱,然后就是一台笔记本电脑。这就是杜江峰的办公室,普通、简单。但是透过办公室的窗户,杜江峰可以每天看到他已经待了23年的科大校园。

  “无论是从待遇还是从地理环境上,确实找不出来我会待在这里这么多年的原因,我父亲到现在还对我耿耿于怀,说我没有去大城市。可我就是不愿意离开,感觉科大有种独特的精神在吸引我们,大家都喜欢这个地方。”杜江峰时而发出这样的感慨。

  不过,杜江峰没有过多的时间去思考这些问题。和所有科大人一样,杜江峰勤奋而忙碌,他总是把自己的时间放在无尽的科学探索上。现在,他的脑子里只有“量子计算”。

  杜江峰说,量子计算机目前仍处于基础研究阶段,许多基础理论及技术问题有待解决。现在,量子计算领域正在成为国际社会激烈竞争的焦点,并极有可能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据估计,在未来20年左右,量子信息技术可望在全球形成几千亿美元的相关产业。在前期的研究中,我国已经取得了一些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但是还需要在这个领域取得原始创新性的成果,才能确保我国在量子计算这一未来高新技术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杜江峰告诉记者,刚刚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的《量子绝热定理中绝热条件有效性的实验研究》已为他们的进一步的研究打下了理论基础。现在,他们正在做SHOR算法的绝热实验研究,目前国内外很多人都在做这方面的实验工作,他们的压力也非常大。

  “从某种程度上说,既然做了这行,就要做几件有意义的工作。三四十岁也是作科研比较好的时期,总是希望能做出一些漂亮的工作。”

《科学时报》 (2008-9-17 热烈祝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校50周年) 作者:张巧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