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关注

[中国妇女报]谢毅:科研是一项有趣的活动

时间:2007-02-28 01:56:00 来源:中国妇女报|http://www.women.org.cn/

  身材娇小的谢毅是如何与这一串头衔联系起来的?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她就曾建立和发展了溶剂热合成制备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方法,有关工作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等国际重要刊物上,该研究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她的项目在获奖项目中均排名第二)。

  从组建自己的课题组以来,谢毅又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发表SCI论文80余篇,论文被引用1300多次,其中1999年单篇国际论文被引用次数为全国个人第5名,2000年单篇国际论文被引用次数为全国个人第9名。目前谢毅已经培养了包括6名女博士在内的20名博士生,他们中的4位已经在国内高校成为教授,另外几位远赴美国、法国和新加坡从事科研。

  谢毅说:她的科研领域,从化学角度来讲,是设计和实现新的无机化学反应;从材料科学来讲,就是选择有重要功能导向的新型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表征、性能及计算研究。

  “我觉得一个人的成功除了个人努力外,还有很多外因,包括一个好的工作平台,一些好的老师和同事,一个高效的合作团队、家人的支持,当然还要有一点运气。我很幸运,拥有所有这些外因。我真的并不觉得自己比别人做得更好,在我们国家实验室很多同事都做得非常好,但是获奖的名额总归有限,所以我只是他们的代表。虽然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是我的风格,但我自感觉距我心目中科学家的样子还差得很远。”确实,在谢毅身上,看到更多的是一个年轻女性的率真和对生活、工作的热情。

  认真做事,并且做什么都觉得有意思,是谢毅对生活的态度。“如果你觉得什么都没有意思,那生活不是很无味吗?如果无法改变现实,那就积极去适应。”

  谢毅17岁到厦门大学读本科,1988年大学毕业分配到合肥化工厂,一直到1992年到中国科大读研究生,其间当了4年的分析专业助理工程师。她回忆说:“那种工作状态真的非常有意思。当时我们厂上马一个新的大项目,我作为唯一的分析化学的助工,独自负责筹建4个化验室,培训30几名分析工,负责所有原材料、中间过程、产品的检验和产品标准的制定。我那时住在厂里,干得很起劲,和工人师傅们感情也非常深。”

  谈到工作中的挫折,谢毅说:“科学研究是一项有趣的活动,看到一个个问题被解决会有很大的成就感。但更多的时候科学研究是一项艰辛的劳作,需要很长时间寂寞的积累,同时还是对心灵、性格的历练和对心理的考验,因为实验中我们经常面临的都是失败,因此我觉得做科研最需要的是百炼成钢的勇气和精神。”

  宽松的科研环境,是谢毅的科研得以顺利进行的原因之一。“我们的工作环境很宽松,随我们自己的兴趣选择科研领域。我所在的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提供了很好的工作平台,我们3年进行一次信用考核,填张表列出自己的科研成果就可以了。”

  谢毅说:“虽然得过不少奖,但作为女科技工作者,能获得第三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我感到很自豪。因为这个奖是针对我们中国的女性科技工作者的,它是对女性投身科学研究事业的一种认可、支持和鼓励,是非常有意义的。比起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年女性选择做全职太太,我们作为女科技工作者确实要付出很多。但是,我们所收获的却更多。这种收获不仅仅是来自于获奖,更多的是来自于社会对我们的认可和支持。”

  不仅取得的成就让人羡慕,谢毅对生活的热情更让人羡慕。“工作累了,就歇一歇,从不勉强和为难自己,做科研就要轻松上阵,我从来不做没有效率的事情。我家住一楼,有个不小的院子,院子里种了十几种花草,工作之余都会到花园里浇浇花,打理我们的院子,或者坐在卧室的飘窗上晒太阳看书,有时假期里就开车出去旅游,放松自己。”

  从谢毅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位女科学家的多彩人生!



[人物介绍]
  谢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教授、合肥微尺度物质科研国家实验室教授,一直从事无机纳米功能材料的可控合成、结构、性能及理论研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资助者、教育部第三批长江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基金主持人、第五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第二届中科院—拜尔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首届中科院“十大女杰”、第三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易蓉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