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第五届教育部科技委委员和学部主任、副主任等专家投票评选的2003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日前在京揭晓,我室“多光子量子纠缠态的操纵与鉴别”成果榜上有名。
多粒子量子纠缠态在量子力学非定域的实验检验以及量子信息处理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在理论上给出多粒子纠缠态的判据、在实验上制备和操纵多粒子纠缠态在近年来已经成为量子物理以及量子信息领域的迫切任务。尽管在过去的几年中,国际上众多科研小组对多粒子纠缠态的制备及鉴别作了大量的努力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然而理论上仍然没有找到在实验上可鉴别多粒子纠缠态的充分必要判据,在实验上也没有能够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明多粒子纠缠态的存在。因此,多粒子纠缠态的操纵与鉴别在国际上依然是量子物理以及量子信息学界的一个悬而未决的难题。
自2001年以来,以
另外九项成果分别是:北京大学“中国早期蝾螈两栖类化石研究”;同济大学“人类心房颤动致病基因的发现”;清华大学“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反应堆”;北京科技大学“钢的组织性能综合控制理论及应用———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基础及材料性能特征研究”;浙江大学“DNA修复开关基因的发现与鉴定”;北京大学“颈椎病诊断与治疗研究”;西南农业大学“中国家蚕基因组序列‘框架图’”;第二军医大学“烧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损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石油大学“大、中型油气田成藏定量模式研究”。
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评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活动,至今已主办六届。该活动对促进高校科技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