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关注

【安徽商报】全国政协委员杨金龙建议:鼓励“订单式培养”医养结合人才

时间:2024-03-12 20:17:58 来源:安徽商报

1.jpg


  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截至2022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2.8亿人,占19.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1亿人,占14.9%。与2021年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增加1268万人,比重上升0.9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增加922万人,比重上升0.7个百分点,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如何让老人拥有一个幸福的晚年?如何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健康和养老服务需求?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安徽省委主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杨金龙打算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为“养老”这件事建言献策。


  加快推进“智慧医疗+”体系建设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杨金龙已在科研岗位工作了20多年,多次主持国家重大科学研究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去年成为新一届的全国政协委员,杨金龙透露,去年共提交了4个提案,“每一个提案都得到了正面反馈。”


  过去的一年,杨金龙参与了省政协关于科教文卫方面的调研,他发现正处于稳步发展阶段的智慧医疗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很多省(自治区、直辖市)尚未出台“智慧医疗+”的相关建设规范,整体推进速度缓慢;很多地市目前尚未投入使用云平台,各医疗机构的“一卡通”仅限该医疗机构内部,区域“一卡通”未实现;“智慧医院”建设进度不一,服务能力差距大,患者隐私缺乏保障等。


  为此,他建议完善顶层设计,探索“智慧医疗+”可持续商业模式。同时加快智慧医疗云平台建设,建立符合本地情况的医疗卫生信息质量标准,以居民身份证或医保卡为唯一标识码,统一就诊信息、电子病历、检验报告、影像资料及用药情况等数据的标准、格式、描述方式及统计口径,在公立医院统一部署,确保患者数据及时上传至统一数据中心。另外,完善“智慧医疗+”政策法规,建立完善网络安全、患者个人数据与医疗数据、互联网诊疗、“互联网+医保”结算等“智慧医疗+”体系法律法规。


  鼓励医养结合机构“订单式育人”


  杨金龙告诉记者,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养老服务、医疗卫生等方面都带来了严峻挑战。“医养结合工作开展以来,国家层面虽然给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市场主体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宏观政策环境,但微观上缺乏具体可行的支持手段,尤其是在资金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支持不足。”


  杨金龙在调研中发现,由于缺少对医养结合专项资金支持,养老机构无力拓展医疗功能,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动力不足。与此同时,老年医疗、安宁疗护、医养结合、长期照护等领域专业人才数量不足、层次不高,多数医养结合机构的护理人员存在年龄高、文化水平低的现象,医养结合机构普遍面临“人难招、人难留”的困境。


  为此,他建议,对公立医疗机构提供养老服务、医务人员到养老机构开展医疗卫生服务给予相应补贴。鼓励支持金融机构根据医养结合特点,开发金融产品和创新金融服务,拓宽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增加医养结合服务建设的资金储备。加大政府购买医养结合服务力度,为高龄、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基本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和基本养老等服务。落实各项税费减免政策,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养结合服务。“同时深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调动医保资金加大对医养结合的资金支持。将符合条件的医养结合机构全部纳入医保定点范围,为老年人享受医养结合服务提供保障。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出台,对长期护理服务机构加强监管,明确上门护理服务内容、标准和规范,降低老年人对医养结合服务的支付。”


  另外,杨金龙还建议加大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医养结合机构与有关院校建立人才培养合作机制,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在院校建立老年医学、护理相关专业,为医养结合机构输送相关人才。


  安徽商报 2024年03月06日


  融媒体记者 姜志远 文/摄

  文章来源:https://ahsbszb.ahnews.com.cn/pc/con/202403/06/c1020983.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