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关注

【江淮晨报】中国科大量子模拟取得重大突破

时间:2022-02-08 09:52:24 来源:江淮晨报

  本报讯 2月7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姚星灿、陈宇翱团队基于超冷锂-镝原子量子模拟平台,首次测得第二声的衰减率(声扩散系数),并以此准确测定了体系的热导率与粘滞系数。此项工作成为利用量子模拟解决重要物理问题的一个范例。


  热不仅能通过扩散传播,在某些情况下,它还可能像声波一样,以波的形式传播,这种现象被称为“第二声”。而这神秘的第二声,只会出现在某些特殊物质中,例如超流的氦。


  近期,中国科大潘建伟、姚星灿、陈宇翱团队基于超冷锂-镝原子量子模拟平台,首次测得这第二声的衰减率,即声扩散系数,并以此准确测定了体系的热导率与粘滞系数。就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当天,2月4日,全球顶刊《科学》杂志发表了中国科大这一在量子模拟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


  在该项工作中,中国科大研究团队经过4年多的艰苦攻关,搭建了一个全新的超冷锂-镝原子量子模拟平台,融合发展了灰色黏团与算法冷却、盒型光势阱等先进的超冷原子调控技术,最终成功地实现了世界领先的均匀费米气体的制备。


  实验中,中国科大潘建伟、姚星灿、陈宇翱等与澳大利亚科学家胡辉合作,首次在处于强相互作用(幺正)极限下的费米超流体中,观测到了熵波衰减的临界发散行为,揭示了该体系存在着一个可观的相变临界区,并获得了热导率与粘滞系数等重要的输运系数。


  此项工作为理解强相互作用费米体系的量子输运现象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信息,是利用量子模拟解决重要物理问题的一个范例。《科学》杂志的审稿人对该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该项工作“展示了令人惊叹的实验的杰作”“这是一篇极为出色的论文”“该工作有望成为量子模拟领域的一个里程碑”。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刘畅司晨


  《江淮晨报》(2022年2月8日A03版)

  http://newspaper.hf365.com/jhcb/pc/content/202202/08/content_305997.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