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中心新闻

“细胞器动力学和可塑性研讨会”在中国科大召开

时间:2021-10-25 23:43:28 来源:中国科大新闻网

  10月23日,由中国科大细胞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细胞器动力学和可塑性研讨会”在中国科大生医部报告厅召开,来自国内外的多位专家学者和相关师生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主题围绕细胞器动力学和可塑性,旨在促进对于细胞器互作与可塑性及其调控细胞命运抉择的机制研究,探讨膜性细胞器之间交流的物质基础,展开多学科交叉性合作与集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细胞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姚雪彪教授致开幕词,欢迎各位嘉宾到访科大并祝研讨会圆满成功。北京大学生物医学研究所所长、国家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程和平教授做了题为“线粒体炫信号与功能”的主题报告。主题报告由施蕴渝院士主持,她表示,“钙火花”与“线粒体炫”的发现与机制解析是程和平院士创新科研工作的范例,也是细胞器动力学与可塑性的调控机制,为解析细胞稳态调控机制及其变异对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1.jpg


姚雪彪教授致开幕词、程和平院士报告


  中国科学院院士程和平教授、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陈佺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姚雪彪教授、符传孩教授共同主持了后续会议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施蕴渝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Aaron D. Gitler,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国强教授,南开大学陈佺教授,南京大学医学院李朝军教授,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陈正军研究员,四川省人民医院杨正林教授,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方志友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符传孩教授、许超教授、刘行教授等12位学者就“细胞器可塑性与细胞命运”“细胞结构和细胞可塑性”“细胞器动力学和细胞骨架”等3个主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并做了细胞器动力学与神经元可塑性、Cryo-ET解析神经元突触的结构和动力学、线粒体稳态的分子调控与细胞命运决定、新生儿酮体升高促进心肌细胞线粒体成熟和能量代谢、线粒体RNA甲基化修饰与线粒体基因表观遗传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Occludin调控细胞器动力学机制、视网膜疾病与致盲机制、AAA ATP酶Yta4在调节线粒体动力学中的作用、Oct4胶质瘤棕榈酰化修饰调控新机制、PICS复合物调控piRNA生成及细胞周期的分子机制、光谱成像显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线粒体相互作用体、显微成像技术等精彩报告,共同分享了对细胞器动力学和细胞可塑性的最新研究成果。


  与会专家充分研讨了线粒体等细胞器互作、神经元突触形成、线粒体自噬、线粒体与心肌细胞代谢、线粒体RNA修饰、线粒体动力学等新兴研究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对多模态跨尺度细胞器动力学成像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本次研讨会为国内外同行及我校师生提供了一次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启发了听众的科研思路,开拓了学术视野,促进了各高校、研究机构之间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深入交流,增进了外界对细胞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发展近况的了解。中国科协“英才计划”2020-2021期学员也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2.jpg


施蕴渝院士等与会代表做大会报告


  与会期间,程和平院士与各位专家访问了细胞动力学教育重点实验室,参观了多模态光学成像平台、类器官药代动力学平台等,对实验室已取得成果表示赞赏,并深入探讨了线粒体炫以及微丝环流等超高分辨成像技术。为进一步推进中国科大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与细胞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对外交流与合作,相关单位将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深层次合作。


3.jpg


程和平院士与会代表参观细胞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会议得到了细胞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Carl Zeiss、JMCB、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的支持。


4.jpg


“细胞器动力学和可塑性研讨会”部分与会代表合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