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 | 碲化锡热电材料研究中的熵工程 |
报告人 | 贺健 副教授 |
报告人单位 | 美国克莱姆森大学 |
报告时间 | 2019-06-05 10:00:00 |
报告地点 |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九楼会议室(9004) |
主办单位 |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国际功能材料量子设计中心(ICQD) |
报告介绍 | 报告摘要: 全固态热电转化过程是实现热能-电能直接转化的最简单的绿能技术。传统热电研究的核心是研发高性能热电材料,基本属于半导体物理和固体化学的范畴,主要涉及材料中的电荷和晶格两个自由度。本次报告将从“流”和“熵“的角度来解读材料中的一般性的热电过程,并以(锗,铅,锰)掺杂的碲化锡为具体例证,从高(构型)熵合金四个核心效应的角度来看待高熵合金化对热电材料性能的影响,尤其关注载流子散射机制随组元增加的变化,微纳结构的形成,以及如何补偿迁移率的下降等方面,以此管窥高熵热电材料研究中的机遇与局限。与传统热电材料研究中关注掺杂“什么”和掺杂“多少”的问题相比,高熵热电材料研究还需要额外关注以什么“次序”掺杂的问题, 三者相辅相成。
报告人简介: 贺健博士1991 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系凝聚态物理专业,1991年-1998年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从事中子散射研究,研究对象为无机材料和生物大分子。2004年于美国田纳西大学获得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导师为David Mandrus与Ward Plummer教授,方向为强关联电子体系单晶生长及物性研究。博士后期间师从克莱姆森大学T.M. Tritt教授开始从事热电材料研究。2008年起任克莱姆森大学物理及天文系助理教授,2014年晋升为副教授 (终身教职)。现为美国材料研究学会和美国科学促进协会成员,《科学》杂志评审编委会成员。目前主要从事热电材料,新型材料制备技术,与低维磁学等方面的研究。迄今共发表同行评议文章150余篇, 引用5600余次,h因子41。多次担任国际学术会议的分会主席,并为著名学术期刊和科研基金经常性评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