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姓 名: | 陆亚林 |
地 址: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 | |
邮 编: | 230026 | |
电 话: | 86-551-63603004 | |
电 邮: | yllu@ustc.edu.cn | |
主 页: | http://yllu.ustc.edu.cn/ |
教育与科研经历 |
陆亚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杰出讲席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特别助理,先进光子科学技术安徽省实验室主任。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者,2008年首批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特聘专家,斯洛文尼亚工程院首批外籍院士。曾担任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院能量转换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主任等职。长期从事量子材料、能源材料、光子科学技术及先进谱学研究,在新型多参量复合量子功能材料、纳米能源材料、长波光电子学及器件、先进谱学测量、太赫兹技术等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发明了非线性扫描微波近场显微镜、PMN-PT透明电光陶瓷、紧凑型太赫兹自由电子激光、复合多参量氧化物量子功能材料、底层等离激元增强太阳能电池等。在Science,Nature子刊、PNAS、 JACS、Adv Mater等杂志发表400多篇高质量论文,100多次邀请报告和大会报告,编辑5本专辑专著,申请及拥有80多项中国、美国发明专利。陆亚林教授曾经三次在美国创业、并在美国康宁和热电集团担任管理职位,有丰富的高技术企业研发和项目管理经验。 | |
个人经历: | |
2019.08-至今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特别助理 |
2018.04-至今 | 先进光子科学技术安徽省实验室主任 |
2014.08-2019.06 | 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主任 |
2017.06-2019.06 | “合肥先进光源”预研工程总经理 |
2016.05-2019.06 | “合肥先进光源”建设规划小组组长 |
2014.08-2016.01 | 合肥光源重大升级改造工程总经理 |
2011.01- |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合肥大科学中心领导小组成员 |
2012.07- | 教育部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量子材料与器件研究部主任 |
2010.07-2018.01 | 合肥微尺度国家实验室(筹)应用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
2011.01-2015.08 | 中科院能量转换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 |
2010.01-2014.08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执行主任 |
2009.07-现在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杰出讲席教授 |
2003.07-2012.01 | 美国AFA物理系教授 |
2005.07-2012.01 | 科罗拉多大学泉城分校电子工程教授 |
2001.09-2003.07 | 美国热电集团研发部主任 |
2000.07-2001.09 | 美国康宁集团项目经理 |
1997.07-2000.07 | 美国塔夫茨大学电子工程助理教授 |
1996.07-1997.07 | 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高级访问教授 |
1991.07-1996.07 | 南京大学物理系讲师、副教授 |
1988.09-1991.07 | 南京大学凝聚态物理理学博士 |
1985.09-1988.07 | 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工学硕士 |
1981.09-1985.07 | 武汉理工大学工学学士 |
部分学术头衔: | |
科技部973、量子调控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 | |
科技部“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指南编写组专家和专项总体组组长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太赫兹近场国家重大科学仪器专项负责人 | |
财政部新型相衬CT国家重大科学仪器专项负责人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红外自由电子激光项目副负责人及工程领导小组组长 | |
合肥光源重大升级改造工程的总经理和合肥先进光源预研工程总经理 | |
部分奖励及荣誉: | |
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者 | |
2007年江苏省政府奖励 | |
2007年南京大学杰出成就奖 | |
2008年中国科学院海外杰出人才 | |
2008年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特聘专家 | |
2011年、2018年唐立新优秀学者奖 | |
2018年安徽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 |
2019年斯洛文尼亚工程院外籍院士 |
目前研究方向 |
1. | 基础前沿研究 (1)量子功能材料:聚焦于复合多参量层状氧化物新材料体系,研制新型量子功能材料。通过多种物理和化学手段来合成和制备这些材料的单晶、单晶薄膜、异质结、陶瓷、纳米等不同形态。研究多功能集成的量子芯片器件等。 (2)能源材料:通过材料和缺陷设计,获得高性能的催化材料,以用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催化和光催化分解水。 (3)超构材料:基于超表面材料的器件设计模拟及制备,尤其聚焦于超表面和可调谐功能材料复合的主动可调太赫兹功能器件。 |
2. | 先进探测技术研究: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超快光泵浦太赫兹探测光谱技术;紧凑高灵敏太赫兹光谱仪研制;THz-STM联合探测技术;新型紧凑自由电子激光源;太赫兹近场高通量材料物性测试系统;太赫兹pump-probe系统。 |
3. | 其他方向研究,包括X射线点光源研制;紧凑、高灵敏型太赫兹光谱系统在药品、农作物、安检等应用中的研究。 |
目前在研项目 |
1. | 太赫兹近场高通量材料物性测试系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仪器专项,2017-2021年,项目负责人; |
2. | 量子信息过程中关键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中国科学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放研究项目,2017-2020年,项目负责人; |
3. | 量子信息的存储与调控关键材料科学研究,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重大项目引导性项目,2018-2022年,项目负责人; |
4. | 新一代高衬度低剂量X射线相位衬度CT装置,国家发改委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项目,2015-2019年,项目负责人; |
5. | 基于可调谐红外激光的能源化学研究大型实验装置--可调谐红外自由电子激光光源研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014-2018年; |
部分以往项目: | |
1. | 氧化物复合量子功能材料中的多参量过程及效应,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2-2016年,项目负责人; |
2. | 合肥先进光源预研项目,中国科学院和安徽省、合肥市政府,在2017.07.01-2019.06期间担任项目工程总经理; |
3. | 面向量子信息的功能新材料、新效应和器件探索研究,中国科学院合肥大科学中心“高端用户培育基金”项目,2016-2017年,项目负责人; |
4. | 孔径式高通量太赫兹近场探测系统,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方向项目培育基金,2015-2016年,项目负责人; |
5. | 基于先进光源的同步辐射技术,中国科学院创新国际团队人才专项,2015-2017年,项目负责人; |
6. | 材料的设计、创制、及计算设计方法,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实施方案(前沿科学重大突破择优支持)课题,2014-2015年,项目负责人; |
7. | 新型低维碳材料的制备和应用研究,中科院合肥物质中心培养基金15年,2014-2016年,项目负责人; |
代表性论文 |
1. | Xiaoning Li, Huan Liu, Zezhi Chen, Qingmei Wu, Zheyin Yu, Mengmeng Yang, Xiaolin Wang, Zhenxiang Cheng*, Zhengping Fu* and Yalin Lu*, Enhancing oxygen evolution efficiency of multiferroic oxides by spintronic and ferroelectric polarization regulation,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9, 10, 1409. |
2. | Xiaoning Li, Yanhua Sun, Qingmei Wu, Huan Liu, Wen Gu, Xiaolin Wang, Zhenxiang Cheng*, Zhengping Fu*, Yalin Lu*, Optimized electronic configuration to improve the surface adsorption and bulk conductivity for enhanced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19, 141(7), 3121–3128. |
3. | Dechao Meng, Hongli Guo, Zhangzhang Cui, Chao Ma, Jin Zhao, Jiangbo Lu, Hui Xu, Zhicheng Wang, Xiang Hu, Zhengping Fu, Ranran Peng, Jinghua Guo, Xiaofang Zhai* Gail J. Brown, Randy Knize, and Yalin Lu*, Strain-induced high-temperature perovskite ferromagnetic insulator, PNAS, 2018, 115(12), 2873-2877. |
4. | Xiaofeng Yin, Xiaoning Li, Huan Liu, Wen Gu, Wei Zou, Liuyang Zhu, Zhengping Fu* , Yalin Lu*, Realizing selective water splitting hydrogen/oxygen evolution on ferroelectric Bi3TiNbO9 nanosheets, Nano Energy, 2018, 49, 489-497. |
5. | Jianlin Wang , Zhengping Fu, Ranran Peng, Min Liu, Shujie Sun, Haoliang Huang, Lin Li, Randy J. Knie and Yalin Lu*, Low Magnetic Field Response Single-PhaseMultiferroicsunder the High Temperature, Materials Horizons, 2015, 2,232-236. |
6. | Wei Wang, Shaomin Wu, Kitt Reinhardt, Yalin Lu*, and Shaochen Chen*. “Broadband light absorption enhancement in thin film silicon solar cells”, Nano Lett., 2010, 10, 2012-2018. |
7. | Yalin Lu, F. Duewer, N. B. Ming, P. G. Schultz, X. D. Xiang, Nondestructive imaging of periodic dielectric constant profile and ferroelectric domain using a scanning tip microwave near-field microscope, Science, 1997, 276: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