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 | 新型功能发光材料的设计合成以及应用拓展 |
报告人 | 顾星桂 教授 |
报告人单位 | 北京化工大学、北京软物质科学与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 |
报告时间 | 2018-05-29 |
报告地点 | 中国科大东区原理化中心三楼会议室(3015室) |
主办单位 |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 |
报告介绍 | 报告摘要:
自唐本忠院士首次提出聚集诱导发射(AIE)概念以来,AIE的研究已经成为研究前沿热点,各种功能AIE分子被设计,表现出了独特的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光电子学、生物医学等领域。围绕分子结构、聚集形态与发光关系,本工作提出了利用阴离子-π+相互作用阻隔π-π堆积以及限制分子内运动构建新型离子型AIE分子,并调控出纯有机室温磷光以及单分子白光。发现了一种基于非传统区域选择性光环化反应的光活化机制,构建新型光活化AIE荧光探针,应用于线粒体超分辨荧光成像以及纳米尺度下动力学监测。发展了一种多形态发光AIE体系,深入探讨聚集形态与发光的效率、寿命和波长等多维关系,并通过多种手段可控调节多形态发光。在理解构效关系的基础上,构造了多功能红光/近红外AIE荧光纳米探针,应用于肿瘤的成像“导航”手术和光动力治疗。此外,利用AIE分子分散与聚集,提出了几种化学/生物荧光“turn-on”传感的设计理念,应用于分析物的原位、实时检测分析。
报告人简介:
顾星桂,有机化学博士,北京化工大学,北京软物质科学与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教授。2008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取得理学学士学位。2013年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导师为张德清研究员。2013年至2017年到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师从唐本忠院士。主要研究兴趣是寻找新机制,设计合成新型功能发光分子,研究其发光性能,并探索其在有机光电子学,生物成像和疾病诊疗学等领域应用。已在J. Am. Chem. Soc., Adv. Mater., Chem, Adv. Funct. Mater., Chem. Sci., Biomaterials, Small, Anal. Chem.,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Chem. Commun.等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近30余篇。申请国际专利4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