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 | 能源转换与存储器件中的一些化学过程和材料体系设计 |
报告人 | 金钟 教授 |
报告人单位 |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报告时间 | 2017-09-25 00:00:00 |
报告地点 |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九楼会议室(9004) |
主办单位 |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
报告介绍 | 报告摘要: 发展清洁能源技术是我国重大的战略需求方向。为了提高光-电、光-化学、电-化学等重要能源转换过程的整体效率,以及提升能源存储器件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等关键性能,有必要从物理化学机制和材料设计的源头入手,研究影响载能电荷/离子迁移行为的微观反应过程,克服电荷传输受限、动力学缓慢、界面稳定性差等瓶颈难题。近两年来,围绕着如何对光电化学能源器件的材料体系和运行机制进行新的设计,本课题组在光伏、光电催化和电化学储能方面取得了一些初步进展。在本次报告中,将主要介绍我们在(1)设计高稳定性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以及能源转换与存储一体化器件、(2)发展长寿命的二次电池关键材料方面的初步工作,希望得到各位老师的指导。
金钟,1983年出生,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2003年就读于北京大学理科实验班、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获材料化学学士学位。2008年获得北京大学无机化学博士学位。2008-2014年先后在美国莱斯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2014年在南京大学担任教授。2017年承担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已在Nature Commun.、JACS、Adv. Energy Mater.、Nano Lett.、ACS Nano、Nano Energy、Chem. Mater.等杂志上发表论文80篇,其中回国后发表的通讯作者论文30余篇,他引次数3000余次,H因子27。主要研究方向是能源化学,尤其是基于微纳米材料的光电化学能源转换与存储过程,包括:(1)能源转换与存储器件,包括:太阳能电池、新型储能电池、光/电催化系统等;(2)低维碳材料、超薄二维材料及三维有序纳米结构的性能调控与光电器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