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 学术报告

光催化固氮,一种新的太阳能利用和存储途径

来源:
报告题目   光催化固氮,一种新的太阳能利用和存储途径
报告人   王文中 研究员
报告人单位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报告时间   2017-05-24 00:00:00
报告地点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一楼科技展厅
主办单位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
报告介绍

报告摘要:

光催化材料是一类在光照条件下产生电子-空穴对的材料,从而诱导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环境和能源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对于环境光催化而言,主要是利用光催化材料的强氧化能力,将环境中的有害物进行深度净化譬如矿化成CO2和H2O,从而达到环境净化的目的;对于能源光催化,主要是利用光催化的强还原能力,将一些物质还原成具有高附加值的化学品,例如光解水制氢、光催化还原CO2至甲烷、甲醇等,从而实现光能到化学能的转换、获得太阳燃料。目前,光催化材料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光催化过程的整体效率方面。在光催化过程中,主要涉及光的吸收、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和迁移、表面催化等三个环节。提高光催化过程效率,也是基于这三个关键步骤而开展的。碳循环和氮循环是自然界的两大基本过程,对生态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就碳循环而言,近些年人工光合成引起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成为光催化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不仅涵盖太阳能到化学能的转化/储存,也涉及如何减少/利用CO2这种温室气体的排放;氮循环有关的研究相对较少,而氮循环对碳循环具有关联性的影响。本次报告将以我们课题组近期在光催化固氮方面的研究结果为例,阐述光催化材料的设计思路、固氮机理探索、光催化固氮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光催化固氮对太阳燃料/太阳能储存的意义。

 

报告人简介:

  王文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环境功能材料课题组组长,中国感光学会光催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1998年于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博士学位。1999-2003年在美国从事研究工作。发表SCI论文150余篇,被引用8000余次,H因子51,2014、2015、2016年材料科学领域中国高被引学者,2015年材料科学领域全球高被引学者,授权发明专利12项。主要从事光催化机理、光催化材料的组分设计、合成和微结构调控,以及光催化在环境净化和太阳燃料方面的应用探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