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 | 石墨烯纳米带的能带调控 |
报告人 | 蔡金明 教授 |
报告人单位 | 昆明理工大学 |
报告时间 | 2016-06-03 00:00:00 |
报告地点 |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九楼会议室(9004) |
主办单位 |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国际功能材料量子设计中心(ICQD) |
报告介绍 | 报告摘要: 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Andre Geim和Kostya Novoselov发现新型碳材料石墨烯(graphene),该材料展现出诸多前所未有的特性以及极具前景的应用价值,使得石墨烯成为近年来全球科研界最热门的研究课题,两位发现者也获得了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然而,石墨烯是零禁带的半导体,要应用到半导体器件中,必须实现禁带宽度的扩展,其中一个方法是制备石墨烯纳米带。蔡金明博士课题组利用有机功能分子成功可控地自下而上合成了一系列石墨烯纳米带,异质结等[1,2]。利用该方法合成的石墨烯纳米带形貌原子级可控,从而达到精确控制石墨烯纳米带的电学性质[3-5],为石墨烯在电子器件上的应用开拓了道路。
[1]. J. Cai, C. Pignedoli, L. Talirz, P. Ruffieux, et.al., Graphene nanoribbon heterojunctions and heterostructures, Nature Nanotechnology, 9, 896 (2014). [2]. J. Cai, P. Ruffieux, R. Jaafar, M. Bieri, et.al., Atomically precise bottom-up fabrication of graphene nanoribbons, NATURE 466, 470 (2010). [3]. P. Ruffieux, J. Cai, N. C. Plumb, L. Patthey et.al.,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Atomically Precise Graphene Nanoribbons, ACS Nano 6, 6930 (2012). [4]. S. Blankenburg, J. Cai, P. Ruffieux, R. Jaafar, D et.al., Intraribbon Heterojunction Formation in Ultranarrow Graphene Nanoribbons, ACS Nano 6, 2020 (2012). [5]. R. Denk, M. Hohage, P. Zeppenfeld, J. Cai, et.al., Exciton-Dominated Optical Response of Ultranarrow Graphene Nanoribbons, Nature Communications 5, 4253 (2014).
报告人简介: 蔡金明,云南大理人,博士。2003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学系,2008年获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2008年在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作访问学者,2009年到2014年在瑞士联邦材料科学与技术研究所作博士后研究员,2015年成为昆明理工大学特聘教授。蔡金明博士长期从事低维纳米材料的制备与物性研究,是可控分子自组装合成石墨烯纳米带方法的创始人,发表20多篇SCI论文,包括以第一作者发表在《Nature》,《Nature Nanotechnology》上的文章,论文被引用超过2500次,拥有五项关于石墨烯的国际专利,并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其成果被《Nature》杂志社选取为2010年度最佳图片之一,被Nature Materials, Nature Nanotechnology,science daily,Physics world等媒体评论和报道,2011年他获得瑞士联邦EMPA年度研究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