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 | 先进能源转换与存储材料 |
报告人 | 伍晖 博士 |
报告人单位 |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 |
报告时间 | 2016-04-13 00:00:00 |
报告地点 |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九楼会议室(9004) |
主办单位 |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
报告介绍 | 报告人简介: 伍晖,1983年1月出生,博士,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功能无机纳米材料和新能源材料的制备和应用研究。2004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高分子专业,获得学士学位;同年保送清华大学材料系攻读博士,2009年7月获清华大学工学博士学位,被评为清华大学学术新秀、清华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2009年7月至2012年11月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材料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12年11月进入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工作,2013年5月任职副教授。从事能源存储材料、一维纳米结构无机功能材料的合成、组装及其结构-功能一体化的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 Chemistry, Nature Nanotechnology, Nature Communications 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5篇,参与合作发表其他论文33篇,发表论文被引用5020次, H因子33。所发表论文有13篇被计入ISI高引用论文(ISI highly cited papers,其中8篇为第一作者)。获得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评选的2014年度35位35岁以下青年创新人物(35 Innovators Under 35, or TR35),清华大学“基础研究青年骨干人才计划”,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2)、中国硅酸盐学会优秀青年科学家提名奖、清华大学学术新秀、清华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2015年开始承担科技部青年973计划 “柔性储能材料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和基金委优青项目。 最近发表论文: [1] Ou G, Li D, Pan W, Zhang Q, Xu B, Gu L, Nan C, Wu H*. Arc‐Melting to Narrow the Bandgap of Oxide Semiconductors. Advanced Materials, 27, 2589-2594. (2015) [2] Huang S, Zhao C, Pan W, Cui Y, Wu H*, Direct Writing of Half-Meter Long CNT Based Fiber for Flexible Electronics. Nano letters, 15, 1609-1614, (2015) [3] Wu H, Denys Zhuo, Cui Y, Improving Battery Safety By Early Detection of Internal Dendrites, Nature Communications, 13, 5, (2014). [4] Wang C,1 Wu H1 (1: co-first author), Bao Z, Cui Y, A Sealf-healing Electrode for L-ion Battery, Nature Chemistry, 5, 1042–1048 (2013). [5] Wu H, Kong D, Ruan Z, Carney T, Fan S H, Cui Y, et. al. A transparent electrode based on metal nanotrogh network, Nature Nanotechnology,8, 421-425, (2013). [6] Wu H, Yu G, Pan L, Bao Z, Cui Y, Li-ion Battery Anodes by In-situ Polymerization of Conducting Hydrogel to Conformally Coat Silicon Nanoparticles. Nature Communications, 4,1943, (2013). [7] Wu H, Chan J, Jang C, Yao Y, Cui Y. Stable cycling of double-walled silicon nanotube battery anodes through solid-electrolyte interphase control. Nature Nanotechnology 7, 309-314, (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