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 学术报告

Fluorine Doped and Partially Oxidized Tantalum Carbides as Non-Precious Metal Anodic Catalysts for Methanol Oxidation in Acidic Media

来源:
报告题目   Fluorine Doped and Partially Oxidized Tantalum Carbides as Non-Precious Metal Anodic Catalysts for Methanol Oxidation in Acidic Media
报告人   沈培康 教授
报告人单位   环境资源楼报告厅
报告时间   2016-01-20
报告地点   环境资源楼报告厅
主办单位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报告介绍
报告摘要:
我们成功地合成了氟掺杂并表面部分氧化的碳化钽催化剂,TaCxFyOz/gC。这个材料当氟含量约为0.125及氧含量为2时表现出极好的在酸性溶液中甲醇氧化的性能。它的性能可以和PtRu/C催化剂相当,而在抗CO毒化和稳定性方面更优于PtRu/C催化剂。DFT计算证明当氟掺杂达0.125时其带隙为最小,同步辐射实验证明了这一结果。而且,甲醇在此催化剂上的氧化是经历一个非毒化机理。这是目前世界唯一表明非金属催化剂可以再酸性溶液中用于直接甲醇氧化反应。本研究表示该材料可以作为新的非金属催化剂替代PtRu/C催化剂用于直接甲醇氧化催化剂及燃料电池。
 
报告人简介:
沈培康,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初毕业于厦门大学电化学专业并留校任教。1989年赴英国工作学习,1992年获英国Essex大学博士学位。2001年加入中山大学,任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教授。沈培康教授研究领域包括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在内的能源材料和装置、纳米功能材料和微观电化学。已在Chem. Rev.; Chem. Soc. Rev.; J. Am. Chem. Soc.; Adv. Mater.; Energy Environ. Sci.; Adv. Energy Mater., ACS Nano, 等期刊发表中SCI论文超过260篇(他引超8000次)、累计ESIHighly Cited Papers, 1%)论文22篇,其中0.1% Hot Papers 2篇。
  200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1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1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沈培康教授注重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及合作,注重产学研结合,瞄准国家需求,非常重视成果的产业化转化,已经扶持国内外两个燃料电池企业进行批量生产燃料电池发电系统,与上海汽车有限公司合作进行燃料电池催化剂的批量生产、与广州汽车集团公司进行电动汽车能源材料和技术的创新研究。在国际合作方面,目前正承担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日本Shin Kobe公司等的合作项目进行新能源关键材料研究和产业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