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 学术报告

自旋超导和电偶极超导

来源:
报告题目   自旋超导和电偶极超导
报告人   孙庆丰 教授
报告人单位   北京大学量子材料中心
报告时间   2015-05-07 00:00:00
报告地点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9004室)
主办单位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国际功能材料量子设计中心
报告介绍

报告摘要:

  导是物理学中的一门子学科。超导有零电阻、迈斯纳效应,Josephson效应等现象。BCS理论给出了超导的微观起因:电子-电子通过吸引作用配成库珀对;库珀对是波色子,它的电荷为2e、自旋通常是0。超导态是大量库珀对凝聚成的超流态,也就是说它是电荷的超导态。大家知道电子有电荷和自旋自由度。所以相对应于(电荷)超导态,我们问是否存在自旋超导态呢?所谓自旋超导态:是由电荷为0自旋非零的波色子凝聚成的超流态。在这状态,自旋流能无耗散的流过它,自旋阻为0。但对电流来说是绝缘的。此外还预言了自旋超导体有自旋流Josephson效应,和电迈斯纳效应。再者,我也报告我们最近工作进展:电偶极超导。超导态中的库珀对是电单极子,那是否存在由电偶极子凝聚成的超流态呢?我们提出电偶极超导的概念和可能存在的体系。我们也研究电偶极超导对外电磁场的响应性质。给出电偶极超导的类伦敦方程和类金兹堡-朗道方程,预言它的迈斯纳效应(抗磁场梯度),交流和直流Josephson效应。


报告人简介:

  孙庆丰,分别于1995年和2000年在北京大学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2000年至2003年在加拿大McGill大学作博士后,2003年至2013年在中科院物理所工作,2013年至今在北京大学工作。2002年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获基金委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在拓扑绝缘体方面参加的工作获2010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和2011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2013年获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研究领域是低维纳米体系的量子输运理论、自旋电子学和拓扑绝缘体、多体强关联体系和近藤效应、石墨烯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