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 | 二维单层材料的生长机制、缺陷效应以及能隙调控 |
报告人 | 赵纪军 教授 |
报告人单位 | 大连理工大学、三束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报告时间 | 2014-07-09 |
报告地点 |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3015会议室 |
主办单位 |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
报告介绍 | 报告内容:
石墨烯展现出优异的物理性质,是多科学共同关注的明星材料。对石墨烯的深入研究又推动了其他二维单层材料的发展。在当前二维材料的研究中,存在如下具有共性的关键科学问题:(1)原子是如何经由团簇的中间阶段聚集生长为二维单层?(2)在生长和器件应用中衬底的作用如何?(3)结构缺陷特别是晶界的存在对二维材料物理性质的影响如何?(4)怎样有效调控二维材料的能隙从而扩展其应用领域?近年来本课题组综合运用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非平衡格林函数等理论手段,针对石墨烯、硅烯、硼单层等二维材料开展了计算研究。主要包括:研究了过渡金属表面碳、硅团簇结构随尺寸的演化,揭示了石墨烯、硅烯的初期成核生长机理[1,2];从理论预言了Cu(111)表面上能够生长硼单层材料[3];揭示了点缺陷对硅烯电子结构的影响[4];建立了系统的石墨烯晶界结构模型[5],预言了石墨烯晶界对力学和电学特性的影响[6];考察了硅烯在不同惰性衬底表面的电子结构[7];提出通过石墨烯部分氢化实现能隙调控的思路[8];提出了碱金属掺杂打开双层硅烯能隙的思路;建立了氧化石墨烯的有序[9]和无序结构模型[10],研究了氧化石墨烯的能隙调控机制并给出相应的光解水催化剂应用[11],进而从理论上设计了一类作为光解水催化剂的二维有机材料。 报告人简介: 赵纪军,江苏泗洪人,1973年生,1992年南京大学强化部本科毕业,1996年南京大学物理系获凝聚态物理学博士学位,导师王广厚院士。1997至2005年期间,先后在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美国北卡大学、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担任博士后、研究助理教授、研究员。2006年起任大连理工大学教授、高科技研究院副院长;2014年起任三束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计算物理学会理事、中国物理学会高压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团簇与低维物理、计算材料学。至今已在SCI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被同行引用5500余次,H因子为42。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2010年作为第三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