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微尺度国家研究中心)是科技部2017年11月批准组建的六个国家研究中心之一,依托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在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建十余年的基础上组建。2018年3月,微尺度国家研究中心建设运行实施方案通过专家论证。
微尺度国家研究中心通过整合物理、化学、材料、生物和信息这五个一级学科的研究力量,在学科交叉与融合的基础上,形成一个以多学科综合为特点、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交叉前沿领域为导向的新型基础科学研究中心。微尺度国家研究中心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指导思想,聚集微观尺度科学并产生重大原创性成果,在空间量子物理与技术、量子光学与超冷气体、固态量子系统、演生物理、复杂体系理论与计算、单分子物理化学、Bio-X、催化与仿生材料、能量转化与存储、分子与细胞生物物理、脑认知等十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开展基础性研究。
微尺度国家研究中心现有一支481人的研究队伍,其中教授/研究员254人。微尺度国家研究中心在研究任务和组织体系的框架下进行整合,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凝聚了一批学术造诣深、富有献身精神、年龄结构合理的优秀人才队伍,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1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1位、国家重大人才工程获得者18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6位,16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和6个教育部创新团队。
微尺度国家研究中心聚焦未来信息、新能源和生命健康等重大创新领域,以纳米科技、生物科技、信息科技和认知科学的多学科交叉创新为导向,开展微尺度物质体系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汇聚一流创新资源,完善协同创新体制机制,抢占科学研究制高点,打造原创成果策源地,在微尺度物质科学领域成为代表国家水平、体现国家意志、承载国家使命的科研与人才培养基地。